當一個人窮途末路時,在賣、當、借三種慣常的「撲水」(粵語:掙錢)方法中,向親友借錢可能比較直接,但是長貧難顧啊。賣嗎,那麼有紀念價值的物品便可能一去不復返了。
 
那麽到當舖典物,可能是最權宜之計。例如在香港,只要在三個月限期內付上利息,便可贖回所當之物。
 復古當鋪.jpeg
  根據《我哋當舖好有情》(作者為徐振邦及一群80後本土青年寫作人)一書,「當」舖此詞卻其實包括有三種不同(當、按、押)規模的傳統典貸業,其中比較資金雄厚的「當」及「按」店在省港澳已不復見,而我們今天常光顧的所謂當舖則是成本最小的「押」店。故此,商舖的招牌也寫成某某「大押」,而非「當」。

  你有到當舖典當的經驗嗎?在傳統的押店裏,每個光顧的客人都要做同一動作:要舉上典物給坐在高臺上的職員審核真偽及定價,故這職位被稱為「朝奉」,意指求助的人向上舉貨有如上朝奉聖。不過,廣東人多叫「二叔公」,由於其鑑定工作需要資深年長者,故曰「叔公」,而定價都是二手貨,因而叫「二」。
 
  這樣令人向高高在上的店員求價之設計,除了是防盜外,當然也是製造心理壓力,具體顯示主導權不在顧客而是當舖。但是,另一方面,其擺設又顧及到客人怕被街外人看到自己要典當而感到的尷尬,因而傳統的當舖都會在入口處設有一塊大屏風,俗稱「遮醜板」。
 
  不過,當舗的林立乃為利錢滾滾來,除了二叔公的壓價令典物不能當到應有的價錢外,時至今日仍沿用以農曆計算利息,乃因農曆每月只有三十天,每月過期一天便以多一個月的利息作算。可幸曾經「九出十三歸」的高利貸,在1920年代開始受香港政府嚴格的利息上限監管(每月不可高過三釐半),並且亦有其他法例防止盜賊贜物流入押業,而當票上像鬼劃符的毛筆字也是嚴防偽冒的另類店規。
 
  面對賺利錢的典當業(香港當舖的標誌為「蝠鼠含金錢」,蝠為福也),升斗市民卻充滿著民間智慧,把押業轉為利己的機緣。很多基層人士本來已貧無立錐之地,卻可想到在夏天典當棉被,或冬季押上電風扇,讓這禦寒解暑的的重要家物在不需要時得到更好的保存,又同時獲得急錢應用。更有人因為居住環境良莠不齊,將貴重物件舉當,把利息變相化成像支付銀行保險箱的費用。有些人更以自己的當票作向親朋借貸的抵壓。
 
  我想起自己的爸爸更有妙著。家中第一部超老爺打字機,媽媽在50歲生日時人生的第一顆鑽戒,皆是因他付不起新貨價錢,轉而改買斷當(過了贖期)的「流當物」代替的。
 
廣東人有説:上等人有當有贖,中等人有當無贖,下等人無當無贖。在1930年代的香港艱難時期,便曾出現生活困苦的市民貧乏至無物可當,不少當舖也要結業。
 
  老人家回想過去的艱難歲月,常分享「窮則變,變則通」這些人生智慧,充分利用本來從押物中謀利的當檔,以解三餐不繼之需。然而,今天不少人雖然物質生活豐富了,不但不會珍惜所擁有的物資,反而受消費主義所牽引著,自動獻身財務公司借貸,以滿足購物或旅遊之慾。
 
現代人已鮮會入押店「當」,也因為消費物充斥市場而很少「賣」,卻為一己之物慾一頭栽進「借」的深淵裹。


互聯網無遠弗屆,可是除了各式各樣的物質引誘外,可曾想過透過網路,達至「共享」呢?這種群體間的物資互惠,豈不是造物者創造萬物的原意?

文章轉載自此
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嘉義永豐當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